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苏联的影响下还出现了中国、朝鲜、古巴、越南、老挝等社会主义国家。因为苏联的强大影响,这些国家都是按照苏联模式建立了自己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建国之前,这些国家都深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在对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及其代理人的严酷斗争中,建立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而建国之后,这些国家也按照苏联的建设模式,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革命政权。
但是,如前所述,在斯大林时期形成的苏联模式并不适合和平环境下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国、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在战后和平与发展越来越成为世界主题的背景下建立的,这意味着,在这些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很快即面临着改革的要求。不过,这些国家的共产主义政党由斗争党向建设党的转变是一个十分艰巨的课题。在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和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之后,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前后,二战后社会主义改革的第二次大浪潮出现了。
中国共产党是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改 革浪潮的开拓者和弄潮儿。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和拨乱反正的组织路线,初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次会议成为中国走向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也带动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大浪潮。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从农村开始,首先解决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温饱问题,然后在其他领域逐渐铺开。中国的改革开放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期间几经曲折,总的趋势是不断前行,所以才取得 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到2010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尤其值得欣慰的是,以习 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新一代中央领导 集体确立了不断深化改革的总方针,确保中国的 改革开放继续向前发展,并在不断发展中解决出 现的各种问题。这保证了当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 家仍然沿着改革开放的路线前进。
以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为标志,苏共领导的苏联加入到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第二次大潮之中。中、苏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在1989年“告别过去,开辟未来”,结束了两个社会主义大党、大国长期的对立、对峙局面。然而,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更是困难重重。在勃列日涅夫时期终结了赫鲁晓夫时期开启的改革之后,苏共在20世纪70年代丧失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最佳时机。当戈尔巴乔夫上台之时,苏联社会主义的改革环境已经大不如前,再加上戈尔巴乔夫改革战略和策略上出现的问题,1991年底,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彻底失败,造成了苏联解体、苏 共解散、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消亡的悲剧。苏联社 会主义改革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历 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有体制的原因,也有个人的原因;是“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综合作用的结果,把苏联剧变这样重大的历史事变完全归罪于戈尔巴乔夫或者叶利钦个人是没有道理的,而针对戈尔巴乔夫提出的“叛徒说”更是非常简单和肤浅。苏联的剧变也带动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东欧诸社会主义国家也由此消亡了。苏东剧变不仅仅是社会主义失败的问题,还是民族主义勃兴的问题,东欧国家由社会主义国家回归到资本主义国家实际上也是民族主义在东欧的胜利,在这些东欧国家彻底摆脱苏联控制的过程中,民族主义的旗帜起到了巨大的号召和引领作用。在此期间,苏联的社会主义旗帜已经无力压制东欧的民族主义,这是苏东剧变的一个重要内容。此外,苏联的解体也是苏联国内民族主义勃兴的一个结果,以各加盟共和国为单位的地方民族主义几乎伴随着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并且随着改革危机的加深,地方民族主义日益高涨,地方民族主义运动 先从波罗的海三国开始,之后蔓延到每一个加盟共和国,最终冲垮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苏东剧变标志着苏东地区社会主义改革的失败,这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造成了巨大的消极影响,包括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消极影响。不过,中国、越南、老挝等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并没有因此中断,在经历了短暂的曲折后,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革继续前行。
越南和老挝的社会主义改革是以“革新开放”而载入史册的。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 越南和老挝都仿效苏联模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 度,但这种社会主义模式建立不久就显示出巨大 缺陷。1986年11月,老挝人民革命党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86年12月,越南共产党召开了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两次大会在两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两个国家走上革新开放之路的标志。由此,这两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革新开放成为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改革浪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9年,在苏东地区局势日益混乱的背景下,越南共产党内部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分歧,社会也出现了动荡,一些地方发生了示威游行事件。为凝聚党心民心,1989年8月,越共召开六届七中全会,在对苏联东欧局势和国内形势进行充分讨论后,重申了越共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列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基本原则,明确表示反对“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表示坚决不走“苏联东欧式”的道路。1991 年召开的越南共产党“七大”更是明确了继续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进行革新的方向,指出越南向社会主义过渡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经历全面革新的许多阶段;会议提出了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方向、马列主义和胡志明思想、无产阶级专 政、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五项基本原则。老挝 人民革命党也经历了与越南共产党类似的革新历 程。进入21世纪后,越南和老挝的社会主义革新开放成就逐渐显现出来。到2010年,越南的经济总量达到1060亿美元,人均GDP为1200美元。在这一背景下,2011年1月召开的越共“十一大”政治报告正式宣布:越南已摆脱了欠发达状态!老挝在2006年至2010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高达7.9%;2012—2013财年的人均GDP达到1534美元。在政治领域,越南共产党更是不断推出革新措施,比较典型的措施有:在党建方面,废除了职务终身制并实行任期制;加强党内竞争淘汰机制,党内实行差额选举和试行直接选举制度;不断加强集体领导体制,避免个人集权。越南社会主义政治革新措施还包括实行依法治党和依法治国、严惩腐败、加强国会监督权等。经过改革,越南和老挝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古巴和朝鲜这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两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处境是长期处在美国或美国领导的军事集团的封锁之中,因此,应对来自美国的敌视和压力就成为这两个国家最重要的任务,“对抗型政权”或许可以概括为两国国家政权的最重要特征。可以看到,因为苏联模式本身就是一种斗争
模式,这也正好符合了古巴和朝鲜的现实需求,所以,即便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浪潮来临时,依然如故甚至更加强大的外在的压力使古巴和朝鲜社会主义很难进行重大革新。当然,古巴和朝鲜两国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特别是古巴已经迈出了社会主义革新的步伐,并且在2015年已经与美国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
总而言之,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第二次浪潮。在这次改革浪潮中,苏东社会主义失败了,社会主义国家由原来的16个减少为5个。毫无疑问的是,苏东社会主义的失败并不意味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从仅存的5个社会主义国家来看,单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30多年的改革巨变就已经证明了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