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问题研究中心/欧盟研究中心
CENTRE FOR EUROPEAN STUDIES/CENTRE FOR EU STUDIES
中欧人文交流研究中心
CENTRE FOR CHINA-EU PEOPLE-TO-PEOPLE EXCHANGE STUDIES
教育部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欧盟“让·莫内”
最佳欧洲问题研究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学术研究
周淑真 | 西方主要国家政治选举与政党制度关系分析(中)
, 来自于 

二、西方主要国家政党制度

与选举制度相互影响


社会大众对政治选举的一些基本原则虽有相同的认知,然而这些原则和功能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发挥作用,要靠政治结构主体——政党的推动。在不同的国家,因为历史文化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政治制度不同,这些政治选举的基本原则的具体程序和机制设计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选举制度。选举制度由选举机构的设立、选民登记、选区划分、候选人提名、竞选、投票、选票的计票方法多个环节各个部分构成。仅就计票方法就有多数当选制、比例代表制和这两者的混合制。多数当选制又分为相对多数当选制和绝对多数当选制。相对多数当选制,又称简单多数当选制或一轮当选制,即只进行一轮选举,获得相对多数选票的政党或候选人便当选,或占有该选区全部应选名额。绝对多数当选制,又称过半数当选制或二轮选举制,即参加选举的政党或候选人在选区第一轮选举中,必须获得过半数选票才能当选或占有该选区全部应选名额,否则要进行第二轮选举。在第二轮选举中,各国采用的方法不同,有的采用相对多数当选制,有的则仍规定须获得过半数选票才能当选,但只对第一轮中获票最多的两个候选人进行再投票。


政治选举内涵非常复杂,一方面它的基本原则和功能具有为大家所公认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具体的操作和运行机制上在不同国家具有多样性。“除了在极小型的社群以外,民主必然意味着代议民主,而代议民主则必须有 一套将选票转换成代表席次的机制,此即选举制度。因此选举制度的良窳,直接关系着民主政治的品质。”在现代西方国家,政党政治与选举制度间存在着互为影响的复杂关系。


第一,政党惟有通过一国的选举制度才能参与、执掌或影响国家政权 。政党是代表部分阶层或民众利益的政治团体,在西方国家,通过参加竞选上台执政是组织政党的主要目的 。政党要获得选举的成功,必须在全体民众的利益与国家发展问题上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提出自己的政治纲领,争取民众的认同,接受民众的检验和甄选。选举制度、议会制度和政党制度作为现代国家宪政制度三大支柱,而选举制度的两端连接议会和政党,是实现议会政治与政党政治基石。政党的组建目的在于执政或参政,议会制度为政党执政或参政提供了平台;而选举制度则为政党铺陈执政或参政的合法途径。现代国家宪政制度所洋溢的共和精神必须靠选举来实现,从而实现对传统公共权力的世袭制和终身制的彻底否定。


第二,政治选举是政党进行利益表达、社会整合和政治社会化的最好课堂 。虽然各国的政党制度体系不同,但在通过政治选举,发挥利益表达和利益整合功能作用的途径和方式是共通的。比如“美国两党制的主要职能之一曾经是统一全体选民,联合各种集团、地区和意识形态,缓和内部冲突。”自从 19 世纪美国南北内战结束以后,共和党和民主党“都在设法取悦各种势力集团”,“谋求博得说西班牙语的美国人、黑人犹太人以及白人新教徒的好感,”“因为他们代表着数量巨大的选票。”虽然两党在如民权问题、平等权利法案和堕胎等有争议的社会问题上意见分歧,但两党在可以接受的限度内控制了国内的冲突。这样,“政党为选民简化了选择。对政党来说,这是一种获得选票的方法。对政府体系来说,它有利于向选民提供有意义的选择,并发展他们的政治兴趣。”美国的选举特别是四年一次的总统选举,是政党进行利益表达和利益整合的绝好时机,政党给选民描绘与其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图景以供选择。从初选到最终落幕,持续近一年的选举激动人心,“它使政治看起来像一场庞大的职业拳击赛或年度冠军棒球联赛,吸引千万人投人论战。公民们选定自己属于何队并参与其中。”人们发表意见,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使选举成为鼓励政治参与、传播政治知识、实现政治社会化的重要课堂。


第三,政党提名候选人和政治录用的功能只有在政治选举中才能实现。


任何政治体系都必须通过某种方式选用人员在政治机构中担任各种角色,这些政治机构包括民意机构、行政机构和政党的各级机构。政治录用功能决定了政治体系的容纳范围和担任政治角色者的代表性。一方面是公民能够通过定期选举控制精英人物,可以在竞争的侯选举人中进行选择,挑选那些政治倾向与自己最为相近的人或那些他们最信任的人;另一方面,选举的存在使精英人物因期待选民的支持而努力工作,争取尽可能好的业绩。政党实现提名候选人和政治录用的这一功能必须通过政治选举才能实现。政治上的忠诚可靠都是政治录用的选择标准,对政党、政权和宪法的忠诚是政治录用的基本前提。西方政治体制下,政党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赢得政治选举胜利,将本党领袖送入政权机构。离开选举,政党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以选举为主的功能定位,是西方政党的一大特色。在政治选举的游戏规则之内,执政党、反对党互相轮替,上台下野成为常态。


第四,政党不仅要参与选举,而且影响选举制度的选择和设计。选举制度由有关选举的原则程序方法按法定方式形成的具体制度所构成,包括选举机构的设立,选区的划分,选民资格的确定,选民的登记,候选入的提出,候选入之间的竞选 ,投票和计票的设计等程序等各个环节构成。“ 选举制度的选择,涉及了整体政治工程的规划与规范的选择问题。”在现代国家,政党是政治选举的推动者和实践者,政治选举“结构实质上依靠政党的数量、政党的性质及其内部构造、围绕着政治价值观政党间的差距、政党对国民每个人日常生活的渗透度或支配程度而定。”普遍说来,在一党制中,由于政权是一党长期而持续地掌握,党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选举将政府的不同机构连结起来。两党制下的政治选举,须视宪政体制规定采用的是内阁制还是总统制而定,内阁制与总统制对政治选举的影响截然不同。此外政党内部组织结构即权力集中抑或分散也对政治选举有决定性影响。多党制有利于权力的分散与制衡,因为多党制的联合政府是由两个甚至几个政党组成,选举制度的选择不仅要照顾大党,还要兼顾小党的利益,所以西方多党制国家一般采用比例代表制。


当然不同国家的政体,选举的重心是有差异的。在总统制国家(如美国)和总统制与议会制相结合的国家(如法国、俄罗斯),全国性大选的核心是总统,其次是议员。因此这些国家选举制度规定的重心是总统选举的制度化,政党挑选参加提名的候选人,选民在候选人中选择。议会制国家(如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大选的核心是议会的下议院或众议院议员,这些国家的国家元首不是国家权力的重心,权力掌握在政府首脑(首相、总理)手里,他们由从下议院多数党或多数党联盟中的议员中选出,因此议会制国家的选举制度的重心在于对议会选举过程的制度化。在这些国家,行政首脑的选择不是直接由公民选举,而是由政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选择领导人,而后由选民投票决定政党在议会中的席位。如果一党获得多数席位,该党的领袖就成为内阁总理或首相,如两党制度下的英国和自民党一党独大时期的日本。如果没有一个党获得多数席位,那么获议席较多的政党须与其他政党磋商,从而产生能掌握议会联合多数席位的总理。在这样的多党制中,第一大党不仅要面对议会内反对党议员的质询,同时也要面对来自政党联盟内部友党的监督,多党制往往意味着在现有的宪政体制所造成的权力划分之上,附加上另一层的权力划分,因此多党制的政府一般说比较软弱。


与此同时,选举制度的选择和设计又对政党制度产生影响,表现在选举规则和投票制度的选择, 如胜者全得的多数选举规则会增强多数的力量,尤其是在大选区中更是如此。莫理斯·迪韦尔热(Maurice  Duverger)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初出版的《政党概论》中提出:“一轮投票多数选举制有助于促成两党制”,“在一轮投票多数选举制和两党制之间存在着差不多一致的共通性,即两党制的国家都是多数选举制度,多数选举制的国家又都是两党制的。”比例代表制则给小党和少数派保留了一定的政治空间,这样会使众多小党对政局施加影响。“两轮多数选举制或比例代表制则促成多党制。”美国政治学者李帕特(Arend Lijphart)的《选举制度与政党体系》,观察分析了 27 个欧美国家从 1945 - 1990 年的议会选举,他提出研究选举制度最基本的三个属性 :1. 选举公式。包括 A. 多数决制(相对多数决制、两轮投票制、选择投票制),B. 比例代表制(进一步区分为最大余数法、最高平均数法、单记可转让投票制),C. 半比例代表制(积累投票制和限制连记法);2. 选区规模;3. 当选门槛,即一个政党为取得代表权所需的最小支持限度,它通常适用于全国性的层级。如德国的“5%门槛限制”就是政党进入议会的当选门槛,它是世界上第一次对政党为取得代表权所需的最小支待度做出规定的,为以后不少国家所仿效,2007 年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当选门槛甚至规定为 7% 。


总体说来,政党制度与选举制度的相互作用,政党制度影响政治选举的效果,政治选举关系着民 主政治的品质。选举制度一般有利于大党而不利于小党,所有的选举制度都天然有利于或倾向于两党制或两大类党制 。选举制度对政党制度的影响还必须考虑到宪政体制 、选区规模、议席规模的影响等。为规范政治选举不少国家制定选举法,选举法是宪法原则或宪政精神的具体化,是政党法律规范的重要形式,是政党参与政治生活,特别是参加选举最基本的游戏规则。从选民——政党——政权的关系看,选举法是在竞争性政党制度下,把选票转换成权力来源或者是议席过程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