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津 | 论 1949 年以来的“ 中华民国 ”问题(上)
王英津,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支持计划”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学者。
“中华民国”问题是两岸关系发展中最敏感、最棘手的问题,两岸的核心争议在于,大陆方面坚持认为“中华民国”已于1949年被推翻,而台湾方面则坚持认为“中华民国”在台湾地区依然存在,并要求大陆方面要正视这一事实。围绕着这一争议,两岸双方各自建构了自己的法理依据和论述。笔者认为,“中华民国”问题并非纯粹的学术理论问题,而是政治问题,故需要政治解决。两岸需要秉持务实主义的态度共同面对“中华民国”这一历史遗留问题,而不是台湾单方面要求大陆面对该问题。在两岸统一之前,如果条件具备,大陆可承认台湾当局为区域性特别自治政府,而不会承认其为“中央政府”。
如何面对和处理“中华民国”问题一直是两岸政治关系定位中最敏感、最棘手的问题。在两岸互动过程中,台湾方面不断呼吁大陆方面要正视“中华民国”的存在,那么,“中华民国”是否仍然存在?这一政治称谓究竟具有何种意涵?目前台湾方面所谓的“中华民国”在政治学和国际法上该如何被界定?使用“中华民国”这一名称将会给两岸关系带来怎样的影响?1949年中华民国政权被推翻后所遗留下来的这个“剩余政权”究竟是什么性质的?其与历史上的中华民国是什么关系?随着2015年11月7日“习马会”的落幕,台湾社会又一次将“中华民国”问题提上台面,要求大陆承认“中华民国”的呼声甚嚣尘上,也有学者认为,“习马会”的举行意味着大陆承认(至少是默认)了“中华民国”的存在。如何看待这些说辞?大陆该如何面对和处理所谓的“中华民国”问题?基于回答上述问题,本文特作如下探讨。
如何面对和处理“中华民国”问题是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所遇众多障碍中的最大障碍。“中华民国”问题极其复杂,盘根错节,是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是两岸政治关系定位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其他问题均由这一问题所派生或延伸。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两岸关系就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一,“中华民国认同”日渐成为台湾社会的最大公约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虽然在其序言中提及“中华民国”的字眼,但仅止于孙中山创立“中华民国”而已,从未将台湾与“中华民国”视为一体。在大陆方面看来,中华民国已于1949年被推翻,不存在所谓的“中华民国”问题,仅存在“台湾问题”。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台湾民众普遍认为“中华民国”是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等的政治实体。这是目前台湾社会的主流共识。台湾方面要求大陆“正视现实”,其旨意就是要大陆正视所谓“中华民国”存在的现实。虽然台湾蓝绿两大阵营在“中华民国”的疆界范围等问题上存在着分歧,但这种分歧并未影响蓝绿正在“中华民国共识”上相互靠拢。具体说来:其一,民进党虽然在论述上坚持“一中一台”,但从实际行动上看,其日渐接受“中华民国”,在两岸政治关系定位上日渐由“一中一台”转向“两个中国”;其二,国民党虽然在法理上坚持“中华民国是大中国”,但从实际行动上看,其近些年来一直声称两岸当局互不代表对方,意即“中华民国”代表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大陆,在此语境下经常将“台湾与中华民国等同”,这与民进党的“中华民国是台湾”概念非常接近,从而在事实上变成了两岸“一边一国”。由上分析不难发现,蓝绿日渐趋同于“中华民国共识”,尽管台湾方面声称“不统不独”,但从大陆视角来看,却是“事实台独”。“中华民国共识”一旦形成,将对大陆的对台政策形成巨大挑战,对此,大陆方面需要作出足够的政治准备。
第二,“中华民国”问题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制约日渐突出。现阶段两岸互动交流中的商谈多属于事务性商谈,基本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故暂时将“中华民国”问题搁置了起来。但随着未来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两岸由事务性协商上升到政治性谈判时,能否继续搁置“一个中国”涵义之争、回避“中华民国”问题,对于两岸双方(特别是大陆方面)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从短期来看,坚持“中华民国”不仅是国民党的政治底线,也是民进党的政治底线(两者的区别在于,国民党的论述是“中华民国在台湾”,民进党的论述是“中华民国是台湾”),二者目前均没有松动的迹象。大陆方面不承认“中华民国”仍然存在固然有其历史、法理和现实依据,但既便如此,也需要界定清楚目前台湾地区正在运行的自称为“中华民国”的这个政治实体究竟是什么,以及进一步解释为什么它与历史上的中华民国不是同一政治实体。总之,随着两岸关系迈向“深水区”,“中华民国”问题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制约愈来愈大,甚至成为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道门槛,要想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受“中华民国”问题的困扰,需要在思维上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