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问题研究中心/欧盟研究中心
CENTRE FOR EUROPEAN STUDIES/CENTRE FOR EU STUDIES
中欧人文交流研究中心
CENTRE FOR CHINA-EU PEOPLE-TO-PEOPLE EXCHANGE STUDIES
教育部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欧盟“让·莫内”
最佳欧洲问题研究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
区域国别学视野下的欧洲研究:基于《欧洲研究》的分析
, 来自于 欧洲问题研究中心



2024年12月19日,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举办了题为“区域国别学视野下的欧洲研究:基于《欧洲研究》的分析”专题讲座,此次讲座邀请了宋晓敏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宋晓敏教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欧洲研究》总编辑、中国欧洲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希腊拉斯卡瑞德斯基金会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徐正源主持,区域国别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王义桅,区域国别研究院研究员、欧洲问题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闫瑾和区域国别院助理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助理教授王雪莹受邀参与并发言。



徐正源主持

讲座伊始,徐正源副教授简单回顾了《欧洲研究》杂志的发展历程,并讲述了自身在求学、从教过程中不断受《欧洲研究》杂志启发的经历。接着,徐正源副教授向大家介绍了本次讲座的嘉宾宋晓敏教授。


宋晓敏主讲

    宋晓敏教授首先感谢了徐正源副教授的介绍和邀请,随后,宋晓敏教授以期刊编辑的视角,结合国内欧洲研究的发展阶段与学科建构,分享了她的观察和思考。宋晓敏强调欧洲研究具有独特性与重要性。随着区域国别学被设立为交叉一级学科,为欧洲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宋晓敏教授在发言中概述了国内欧洲研究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她强调高校和科研机构是欧洲研究的基础,包括中国欧洲学会在内的学术网络是中坚力量。她提到,研究方法和学科视角的多样性是欧洲研究的亮点。然而,欧洲研究也面临着挑战,包括稿源紧缺、国别研究力量不足等问题。为此,宋晓敏教授呼吁借助区域国别学成为交叉一级学科的契机,加强欧洲国别研究与区域研究的融合,并在全球的欧洲研究知识体系中做出中国贡献。

王义桅发言

    在随后的与谈环节,王义桅教授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欧洲研究”做了补充,强调了欧洲研究在历史视角、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领域的意义。王义桅教授指出,欧洲研究需摆脱传统的理论与方法局限,将其视为全球化背景下一体化实践的重要案例。王义桅教授呼吁将欧洲研究从“为欧洲而研究”扩展为“全球化的欧洲研究”,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全球文明倡议,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重新定义欧洲研究。王义桅教授强调,在全球多样化背景下,中国学者需构建具有国际视野且立足中国特色的欧洲研究体系,以回应新时代的学术和实践需求。


闫瑾发言

    闫瑾副教授回顾了中国欧洲问题研究的发展历程,特别是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的历史沿革。从1964年至今,人大逐步形成了以政治、外交、安全和经济为特色的欧洲研究方向。闫瑾副教授指出,中国的欧洲研究应突破学科界限,通过跨学科融合形成知识增长点,同时鼓励各机构发挥自身特色,协作推动欧洲研究的全面发展。


王雪莹发言

    来自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王雪莹表示,《欧洲研究》杂志在她的学术研究中提供了高质量的学术指引,多元方法、议题及学科背景的结合给她带来了深刻启发。王雪莹结合自己的研究经验,对研究方法提出了两点感悟——一是定量研究在关注普遍性的同时,也能深入探讨不同国家对华政策的差异性,从而回应国别研究的问题;二是揭示国家内部的复杂性,这种方法多元化的引导对刊物和学科建设有重要意义。

    宋晓敏教授在对三位与谈人的问题做出回应时表示,中国学者应以批判性视角审视欧洲一体化理论的局限性,在欧洲研究领域,积极推动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在后续讨论中,与会嘉宾和同学们围绕欧洲研究的学术生态、青年学者的成长、欧洲研究领域存在的学科发展瓶颈进行了交流。最后,与会嘉宾和参会同学们感谢宋晓敏教授带来的精彩讲座,并表示从中获得了很大的收获。